節目

Persis Overture
- James L. Hosay
- 指揮:吳國熹

Amazing Grace
- Arr. Frank Ticheli
- 指揮:蔡國田



Puszta - Four Gypsy Dances
- Jan Van der Roost

The Seventh Night of July
- 酒井格

Seal Lullaby
- Eric Whitacre

Sea of Wisdom
- 清水大輔


- Cyber Symphonic Winds
- 指揮:吳國熹



.INTERMISSION.





三日月の舞
- 松田彬人

The Year of The Dragon (2017Ver.) II. Interlude
- Philip Sparke


- O Wind Ensemble
- 指揮:蔡國田



Donki Main Theme - Miacle Shopping
- Arr. Shiu Wai Yau
- Cyber Symphonic Winds銅管小組

Japan Anime Medley
- Arr. Ha Yu
- Cyber Symphonic Winds長笛合奏

紅蓮之弓矢《進擊の巨人》主題曲
- Arr. 佐藤博昭

Japanese Graffiti XV - Animeted Heronies Medley
- Arr. 星出尚志

ぐれんげ 紅蓮華 《鬼滅之刃》主題曲
- Arr. 宮川成治

君の名は。 《你的名字》組曲
- Arr. 宮川成治


- Cyber Symphonic Winds
- 指揮:吳國熹

場地規則

請勿飲食
請勿拍照,錄音或錄影
當節目進行時,請關掉響鬧裝置
演奏期間請保持安靜

網樂交響管樂團

主辦



網樂交響管樂團 (Cyber Symphonic Winds) 於二零一八年由一班熱愛音樂的團員成立。我們相信音樂能匯聚不同地區網絡及各年齡階層人士,希望能透過定期排練及演出,培養團員對管樂合奏的熱誠。同時亦冀望向社會推廣及分享不同管樂的風格及文化,打破管樂音樂固有刻板的形象,為社會帶來不同的詮釋,從而提升團員及大眾對享受音樂的樂趣。 樂團自2019年舉辦周年音樂會《和你吹》作樂團首次公演;2020年亦應 香港演奏家管樂團 邀請於其周年音樂會作客席演出;樂團近來亦首次於網上舉行直播音樂會,甚獲好評。



翱樂管樂團 O Wind Ensemble

演出嘉賓



翱樂管樂團 O Wind Ensemble,以樂陶途琴行的師生為骨幹,凝聚一群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卻背負著共同音樂理念的青少年樂手,在著名音樂總監蔡國田先生的帶頜下,譜出觸動人心的樂章。翱樂-「讓音樂飛翔」,不論在表演形式上取得突破、更可望不分地域疆界、分享美好的樂章。

翱管除了用音樂分享信息,亦讓音樂回饋社會,除了邀請非牟利機構及教育團體蒞臨欣賞音樂會外,亦會把部份收益用作慈善用途,望此舉能引發社會各界人仕更關懷弱勢社群,關愛社會。

網樂交響管樂團
樂團指揮及音樂總監 吳國熹先生

吳氏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為該學系首屆音樂教育及藝術行政雙學位學士畢業生。入學時獲頒發「柏斯育才獎學金」,並在莊雪華老師的指導下主修長笛。此外亦接受黃慧英博士及譚子輝先生的指揮訓練。畢業後隨即加入音樂事務處擔任助理音樂主任,並同時於香港演藝學院以特別生身分修讀西樂器樂指揮,師隨音樂學院院長,蔡敏德教授。

就讀於教育大學期間活躍於多個學生樂團。除了擔任大學管弦樂團學生指揮及合唱團助理指揮身份之外,亦被獲選為優藝生 — 以長笛獨奏身分演奏由大學管弦樂團伴奏的協奏曲。除此之外亦非常積極參與各種指揮大師班,並曾接受以下大師指導:ProfessorTheodora PAVLOVITCH,Dr. TJ HARPER,Mr. Andrew MOGRELIA,吳尚倫先生及蔡浩文先生 等等。

現時吳氏於音樂事務處除了負責教授長笛之外,亦為音樂事務處少年管樂團指揮,及少年交響樂團的指導老師。另外亦自2018創團以來,擔任網樂交響管樂團的常任指揮及音樂總監。

翱樂管樂團
樂團指揮 蔡國田先生

蔡國田畢業於香港音樂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回港後蔡氏於1987/88年度樂季 受聘為香港管弦樂團單簧管手。蔡氏目前在香港演藝學院、香港中 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單簧管和薩克司風。蔡氏亦是香港管樂合奏協會的副主席。蔡氏為香港小交響樂團之創團成員,並於1990至2006年間擔任該團之的首席單簧管。蔡氏更曾和不同樂團演出獨奏,如香港小交響樂團及澳門室樂團。 自1996年起,蔡氏被多次邀請在 澳門青年音樂比賽中舉辦大師班,並且擔任比賽評判。蔡氏活躍於本地及海外各大小音樂廳,更熱衷於訓練學校管樂團。在過去數 年蔡氏委約一些本地作曲,為學校管樂團創作新作,希望藉此建立起一些香港 的學校管樂團文化傳統。

網樂交響管樂團
樂團首席 曾子僑先生

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主修音樂,在學期間專注研究傳統猶太音樂 Klezmer 演奏和教學法;於 2019 年參與獨奏比賽中取得冠軍獲取優秀藝術獎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得優秀學業獎。繼年於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文學碩士以榮譽畢業生身份畢業。曾氏自從 2005 年開始學習單簧管,師承低音單簧管手方濤老師。曾氏曾參與多個音樂團體,並專注於古典音樂表演; 現為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低音單簧管手、德明愛樂管樂團 E-flat 及第二單簧管手和網樂交響管樂團首席。過往,曾參與香港教育大學管弦樂團,並於 2019 年擔任譜務一職;同年獲邀香港國際單簧管節大師音樂會以香港青年新一代單簧管演奏家身份參與演出。自 2017 年以來,曾氏持續跟專業的單簧管演奏家進行大師班,例如,Chi-Yu Mo(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 E-flat 單簧管)、Juan Ferrer(加利西亞交響樂團的首席單簧管) 和 Andrew Marriner (前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單簧管)獲得單簧管舞台表演藝術和單簧管演奏風格的眾多知識。

曲目

Persis Overture


- James L. Hosay -
- 指揮:吳國熹 -

波斯序曲是由美國知名管樂作曲家James L. Hosay,以她優雅及美麗的妻子作為藍本,並獻給她而所創作的一部充滿幻想故事的作品。

根據作曲家所寫的樂曲簡介,一位現代美國人穿越時空,回到了其中一個最古老的文明 — 波斯帝國。周遭宏偉的建築、巨型的大理石雕塑及令人驚艷的藝術作品展開了他瘋狂而又奇妙的旅程。

樂曲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從開首宏亮華麗的齊奏,穿越到充滿活力的快板,描寫著嘈雜熱鬧波斯市集和波斯帝國的雄偉。第二部分如歌似的行板,男主角輾轉來到鳥語花香的皇家庭園,巧遇並迷上了美麗的波斯姑娘。正當二人享受著美妙的時光,卻被前來緝拿的宮廷衛士破壞了這短暫相處的瞬間,又回到了緊張刺激的快板。男主角極度悲傷的忍痛道別,飛快地消失於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這最後的樂段交織着多段曾經出現過的旋律,就像主角逃亡之際想起旅程中一段段奇妙又凄美的回憶,最終穿越時空又回到了現實世界。

Amazing Grace


- Arr. Frank Ticheli -
- 指揮:蔡國田 -

我希望我所編寫的《奇異恩典》可呈現出歌詞和旋律的簡潔之美 ───真摯、直接、率真───不是透過使用新穎的和聲和巧妙的技巧,而是通過傳統的道路尋找真理和真實性。

我相信音樂能把我們帶到一個單純文字無法達到的境界。 所以我對《奇異恩典》的感受就藏在這編曲之中。 和聲、織體(texture)、配器 (orchestration) 和形式密不可分,相互交織,應被視為一個單一的表達個體 (so as to be perceived as a single expressive entity.)。

聖詩《奇異恩典》由約翰牛頓(1725 – 1807 年)所填,他是一名從事奴隸貿易的船長,在多年運送奴隸越過大西洋到美國後,突然通過上帝的恩典看到了他行為邪惡。《奇異恩典》於 1835 年由威廉沃克 (William Walker) 在《The Southern Harmony》中首次出版,此後發展成為最受歡迎的美國詩歌之一。

《奇異恩典》這編曲版本 是由約翰·惠特威爾 (John Whitwell) 委託,以紀念他的父親約翰·哈維·惠特威爾 (John Harvey Whitwell)。 它於 1994 年 2 月 10 日由密歇根州立大學管樂交響樂團(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Wind Symphony) 在約翰·惠特威爾指揮下首次演出。

Puszta - Four Gypsy Dances


- Jan Van der Roost -

Puszta,是匈牙利文,解作平原,指的是斯拉夫人聚居的大草原。作曲家Jan Van der Roost 以斯拉夫民謠作藍本,寫出由四首吉卜賽舞曲組成的組曲。每段樂章都帶有很強的律動感,情感豐富,編曲細緻而輕盈。從Puszt這首作品中,可以找到Brahms的Hungarian Dance及Lizt的Hungarian Rhapsody中濃厚民俗音樂風格的影子。但樂曲旋律皆為新創作,帶給觀眾新鮮感。不同的樂器獨奏旋律,充份表演出一隊管樂團中每種樂器不同特色及面向。

The Seventh Night of July


- 酒井格 -

七夕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素有「中國情人節」之稱。而這個傳統的中國節日也和許多中國文化一起傳到日本後故事亦稍有不同。故事描寫了天庭的牛郎和織女因為愛情而荒廢工作受到玉黃大帝的懲罰,讓這對情侶分隔於銀河的兩地,並規定每年只能在農曆七月七日晚上在鵲橋上相會。現時,日本每年亦會在這天舉辦七夕慶典來祝福牛郎跟織女的浪慢愛情。

「七夕」是日本作曲家酒井格在他十七歲高中的時候所寫,堪稱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一部管樂作品。創作起因為作曲家高三那年因升學而無法積極參與管樂團活動,但仍然無法忘懷與伙伴們的情誼,而引發作曲的衝動,便援引詩情畫意的情人節「七夕」為創作題材,藉著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日的故事抒發對樂團伙伴們的深刻情感。 作品中段的慢板採用薩克斯風 ( Saxophone ) 及上低音號 ( Euphonium ) 擔任獨奏,主要是因為這兩種樂器是管弦樂團中罕見的樂器,卻在管樂團中卻是非常重要。加上創作該作品的同時,學校樂團中有一對與作曲家關係甚好的情侶恰巧是演奏以上兩種樂器,在想到他們笑著演奏而特地寫了這一段二重奏,以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Seal Lullaby


- Eric Whitacre -

美國當代合唱音樂作曲家韋塔克(Eric Whitacre, 1970-)於2004年應迪士尼公司邀約,為原本預計製作的動畫電影《白海豹》(The White Seal)所作的歌曲。該故事原著是著名印度裔英國童書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的短篇同名童話,此曲描繪白海豹的媽媽在牠年幼時,哄牠入睡的溫柔搖籃曲。以溫柔的高音營造出母親的柔聲,並以沉穩的低音描繪出夜晚寧靜而美麗的海面營造出不同的層次感,直至孩子入睡。

不幸地,電影的製作受到終止改為製作電影《功夫熊貓》,此曲亦隨之失去演出的機會,成為了韋塔克兒子的搖籃曲。直至2008年受美國西岸的合唱團The Towne Singers委託重新編曲,並把曲題獻給當時替他牽線的作曲家史瓦茲(Stephen Schwartz, 1948- )。

Sea of Wisdom


- 清水大輔 -

這首作品是2007年,日本和歌山縣岩出第二中學管樂團委託作曲家 清水大輔 以「海」作為素材,並在同年的歌山縣吹奏樂比賽中首演。

作曲家以自己在和歌山著名的「白濱海岸」及「三段壁」斷崖絶壁的光景作為素材。開首《朝之海》以單簧管模仿著海鷗的叫聲、圓號與色士風悠揚的旋律,呈現出清晨揚帆啓航駛出港口的景象。隨著節奏逐漸明快,以絢麗的旋律及和聲交織著海岸壯麗的風采。中音色士風的旋律,仿佛大海就如母親般溫柔的孕育著無數生命。

中段進入了日本著名的「三段壁」,大海兩側的力量與美感交替出現。低音銅管切分的節奏就如海浪不固定的拍打著峭壁;而高音木管快速的音群就如同海洋與峭壁互相撞擊時所濺出的浪花:時而澎派、時而璀璨晶瑩。最後,作曲家將主題再次呈現,以軍鼓嚴謹的節奏,表達 “大海的力量(智慧)”,以輝煌之勢结束。

三日月の舞


- 松田彬人 -

作品中,《三日月之舞》是京都出身的女性作曲家堀川奈美惠所作的交響管樂曲(吹奏樂曲),她專注於創作管弦樂和交響管樂(吹奏樂)。動畫中使用的曲目是松田彬人為《吹響!上低音號》動畫專門創作的。

本作為典型的三部曲式管樂,單樂章由急-緩-急三個顯著的樂部構成。作曲家針對劇情進行了創作,展示小號、雙簧管的獨奏並突出了低音部的活躍。演奏的難度主要體現在節拍的變化及其相應的聲部配合、與包含B♭音的小號獨奏。

有力的極快板
(Allegro vivace con energia) ♩=152 ca. 4/4拍-3/4拍

明快昂揚的開場小號,由長笛、單簧管等木管組以連音奏法將氣勢繼承以下,與富有張力且貫徹始終的低音部一起,描繪出夜空中滿天星斗熠熠生輝的場景。銅鈸的切入將躍動的旋律逐漸過渡到母題,節拍隨之流變為3/4拍。在鈴鼓的纏繞下,單簧管的演奏輕盈優雅,繼之凸出長笛、鐵琴、小號等數種樂器迭唱的華麗樂句,以快速連奏的木管組和小鼓收束並回到4/4拍。此時開場小號高揚復現,與悠風號一起將母題積極而強烈地表達出來。最後富有彈性的木管組同沉重的低音部一同引導出全樂團合奏的最強音,並在低音部衰減的樂音中歸於沉寂。

表情豐富的緩板
(Lento con espressione) ♩=66 4/4拍

穿透寂靜的小號的高音,如同亮光劃破黑夜,不斷加入著的低詠的伴奏,一起襯托小號優美而舒緩的旋律不斷延伸。追進的單簧管引導木管組演奏的曲調愈加寧靜而安詳,並穿插了雙簧管和悠風號交相呼應的抒情獨奏,樂部也在溫馨沉穩的氛圍中結束。

甚快板
(Vivace) ♩=156 4/4拍

以在中間部溫婉餘韻中切入的小鼓和定音鼓為先導,新的樂部在木管組同木琴演奏的明快樂句中展開。從薩克斯開始的低音樂器同木管組的追逐由低音向高音一路攀援,充滿緊張感的高速演奏在頂點釋放出新的律句,之後向著終章華麗邁進。最後由突兀的管鍾和前出的圓號再將節奏疾卷而上(急板/♩=168)並加速膨脹,在定音鼓強有力的滾奏支援下,漸強的管樂合奏開始衝刺,最終在沉穩的強音中結束全曲。

The Year of The Dragon (2017Ver.) II. Interlude


- Philip Sparke -

英國作曲家 菲利浦 史帕克(Philip Sparke, 1951─)於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 (Royal College of Music in London)取得學位,自學習期間便接觸交響樂團與管樂團,並就此對管樂產生興趣,從而開始針對管樂合奏寫作樂曲,針對管樂團的《喜》 (Gaudium) 與銅管合奏的《音樂會前奏曲》 (A Concert Prelude) 為早期重要作品;1980年的紐西蘭管樂大賽冠軍賽的曲目委託為他的第一個重要委託,《長白雲之地─「紐西蘭」(毛利文)》 (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 - "Aotearoa"),之後知名度更高的史帕克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 (BBC)委託,更以《滑流》(Slipstream)、《天空騎士》(Skyrider)、《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三次贏得歐洲廣播聯盟管樂團新音樂比賽 (European Union Broadcasting New Music for Band Competition)之肯定,就此奠定史帕克於國際管樂領域之間的地位,成為在紐澳、荷蘭、瑞士、英國等國際管樂競賽中的曲目委託者;但真正打開國際視野的是史帕克與日本管樂團的連結,與東京佼成管樂團 (Tokyo Kosei Wind Orchestra)的合作促成受美國管樂領域之關注,1996年受美國空軍樂隊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Band)之委託譜寫《舞動樂章》(Dance Movements),持續至近年,史帕克仍積極參與國際間管樂比賽且頻頻獲獎,成為極活躍之管樂代表性作曲家,並至世界各地管樂團任客席指揮,更透過成立出版公司經營自身音樂事業。

《龍年》 (The Year of the Dragon) 是史帕克為英國威爾斯(Welsh)的柯里銅管樂團 (Cory Band) 委託創作,並於1984年三月於威爾斯首都卡地夫(Cardiff)的聖大衛廳 (St. David's Hall) 首演,原先是為了銅管合奏所寫,後來在改編為管樂合奏,於節奏韻律以集合聲色彩上有受到爵士樂影響之跡象,頗有蓋希文之風,當中包含三個樂章:觸技曲 (Toccata),間奏曲 (Interlude), 終曲 (Finale)

間奏曲 (Interlude)

與前樂章有著極大分別氛圍的歌唱性樂章,基本上保持些許哀傷、蒼涼,卻時而轉為回憶般、傾訴的美妙流轉,令人陶醉不已,和聲上使用多彩而和諧、亦聽出對於蓋希文之敬意,不落俗套並深具感染力;令人注目的亦有來自中音薩克斯管動人的個人舞姿、或是與眾聲部的分庭抗禮,藉由樂團合奏給予希望與光明,但於其獨奏之時卻又是透過寧靜的手段作濃烈的情感傾訴。溫厚聲響透過樂團的二聲鳴響,導入的是餘下的中音薩克斯管所凝聚的情感力量,其如迷人男中音般呈現於眾聲部前,其他聲部亦以如波瀾般的短句應對,和聲轉化現出色彩流轉,樂句起伏姿態慵懶卻無比引人;其後各聲部的獨奏彼此追逐跟隨,時而相對,時而同行,時而遁展,再集結而成輕聲的凝聚樂句;隨和聲上的輪轉循環、所累積醞釀的情緒亦深深感染着聽者,終緩緩堆砌出更強的音量,榮耀般的高潮點於是現身,其後所凝聚的能量緩緩消散,再回至如開頭般的寥寥數聲部引導,中音薩克斯管的引吭又再現,並接續以輕聲和鳴為樂章作結。

Donki Main Theme - Miacle Shopping


- Arr. Shiu Wai Yau -
- Cyber Symphonic Winds銅管小組 -

這首樂曲由日本唱作人田中舞美所作,她原本為一位歌手,後來因公司倒閉而加入Don Don Donki,一邊工作及創作音樂,後更因其部門銷售成績出色而成為管理層,並自薦為公司創作這首歌曲。此曲原本只有日文歌詞,但因Donki公司業務擴展至全球而被翻譯成英文及廣東話版本,而令此曲為香港人熟悉。其輕快節奏和旋律在是次編曲中保留下來,樂曲中段加插了不同樂器的獨奏樂段,使此曲更像爵士樂輕鬆的風格。

Japan Anime Medley


- Arr. Ha Yu -
- Cyber Symphonic Winds長笛合奏 -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能通過時間的考驗,永垂不朽。在2021年,日本經典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在香港重新掀起熱潮,讓人們重新審視舊時代的經典之作。 此長笛四重奏選擇了三套劃時代的經典之作編成,包括最近大熱的《新世紀福音戰士》、《鋼之鍊金術師》及《涼宮春日的憂鬱》。 除了按照原曲改編,樂曲當中亦加插了風格與流行音樂截然不同的段落,務求能令到觀眾們對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有全新的體會。

紅蓮之弓矢《進擊の巨人》主題曲


- Arr. 佐藤博昭 -

《紅蓮的弓矢》為日本動畫《進擊的巨人》第一季的片頭曲,收錄於日本樂團Linked Horizon的第二張單曲。原曲考慮到動畫的背景故事發生於戰爭環境下,於中後段加入了軍樂的元素,並用漸強的銅管樂器,表現出壓逼感。佐藤博昭將作品重新編曲,開場以木管合奏代替原曲的人聲合唱,其後加入敲擊及銅管,令即使未有看過該動畫品的聽眾亦能感受到戰鬥中的緊張及悲壯感。

Japanese Graffiti XV - Animeted Heronies Medley


- Arr. 星出尚志 -

管樂組曲日本風情畫Japanese Graffiti系列,由1994年至今已有超過二十首作品。每一首組曲都以膾炙人口的歌曲組成,當中以日本不同的演歌、民謠、動漫歌曲、流行歌為主題,帶岀日本特有的聲音。

第十五部作品以動畫女英雄彙集為題,收錄了四首不同年代魔法美少女的主題曲,分別有魔法使莎莉 (1966)、小魔鏡(1969)、美少女戰士(1992)及光之美少女(2004)。组曲開端四首歌曲的主樂句串連起,組成前奏部份。魔法使莎莉採用了Dixieland音樂風格編寫,中段有單簧管、小號及長號組成的複調音樂,帶岀BigBand音樂的感覺。

ぐれんげ 紅蓮華 《鬼滅之刃》主題曲


- Arr. 宮川成治 -

「大哥沒有輸!」2020年的熱門動漫《鬼滅之刃》瘋髦全球,截至今年2月已發行超過1.5億冊漫畫。其影響力之大,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想於東京奧運期間,見到作者吾峠呼世晴一面。除了畫風精細,其音樂亦為大家帶來了聽覺上的享受。動畫及劇場版主題曲均由日本女歌手LiSA所主唱,《紅蓮華》由草野華余子作曲,主唱LiSA亦憑著這兩首歌於日本樂壇創下佳績。

君の名は。 《你的名字》組曲


- Arr. 宮川成治 -

由日本動畫家新海诚編劇與執導,於2016上映的浪漫科幻動畫。此動畫音樂由日本著名搖滾組合Radwinps所編制。日本編曲家宮川成治將動畫中數個重要場景編成管樂團版,包括:《幻燈籠》(夢灯籠)、主題曲《前前前世》《Sparkle》(スパークル) 及《沒有怎麼樣》(なんでもないや)。樂曲最後由粗管上低音號及色士風四重奏重現男女主角互相思念但記憶消退的傷感浪漫情節。

網樂交響管樂團
團員名單

木管樂

長笛

陳奕彤
郭雨欣
羅穎詩
麥穎彤
羅曼僑
葉希朗
盧芷悠*

單簧管

吳栢倫
石子瑩
曾子僑
謝以諾
黃韻澄
李子熙*
陳思妍*
朱淖恩
何尚欣
徐浠詠
周凱寧

低音單簧管

陳曉琳

雙簧管

張健和*
黎楚筠*

薩克管

陳澤昇
趙錫榮
林灃樺
蔡思晴
黃國輝
楊希楠

次中音薩克斯風

鍾敬逸
陳穎賢*

上低音薩克斯風

王子謙

巴松管

梁舒雅
羅恩彤*



*Guest Player

銅管樂

小號

陳倩蓉
盧朗然
王文彥
葉至蕻*
李卓文*

圓號

邵偉祐
何羡漁
陳庚晨*
梁念祖*
李子銓*

長號

嚴柏明
姚多加
黃潔心
張凱汶
鄧皓文

次中音號

陳家濠
羅家豪
劉炳東

大號

羅澔彬
鄭天德
關日軒*



*Guest Player

敲擊樂

方正維
林苑鈞
王焯諾
王栢悅
陳俊彤
陳綵彤



*Guest Player

低音大提琴/低音電結他

陳衎深



*Guest Player

豎琴

何頌恩*



*Guest Player

翱樂管樂團
團員名單

木管樂

長笛

蔡添佑
林灝智
麥奕芯
王學言
何伊喬

單簧管

徐嘉俊
陳學泰
呂詠瑩
陳柏儒
余浚宇
余晉劻
許頌賢
方皓文
劉佩欣

低音單簧管

陳凱聲

雙簧管

鍾嘉傑
鄭釔堃
周子維
冼鈺晴

薩克管

陳茝貞
楊曦彤
黃仲偕
鄭熙諾

次中音薩克斯風

葉曉洋
譚紹文

上低音薩克斯風

卜瑋則

巴松管

陳本軒
黃少雄



*Guest Player

銅管樂

小號

丁樂
張瑋哲
盧子雄
曾敏怡
何政芹

圓號

梁念祖
陳庚晨

長號

蕭耀旻
劉庭沅
黃灝賢

次中音號

林灝弘

大號

陳彥名
黎朗晞



*Guest Player

敲擊樂

蕭耀昇
徐學賢
朱寶兒
馬柏康
柯陽明



*Guest Player

低音大提琴/低音電結他

陳衎深



*Guest Player

嗚謝

Hong Kong Performers Winds
香港演奏家管樂團

司徒震洋先生

鄧皓文先生

林懿珩小姐

王詠欣小姐

以及

所有前檯後台工作人員

網樂交響管樂團

訂閱我們


加入我們